最佳回答: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
玻璃:一種較為透明的液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并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卻透光。
成分分類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 ,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堿金屬 、堿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6%,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
③鈉鈣玻璃。以SiO2含量為主,還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可生產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
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
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硼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B2O3 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制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學儀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純凈的石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僅為SiO2)
(3)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鉀玻璃(K2O、CaO、SiO2)
(5)硼酸鹽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
(7)變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高級有色玻璃)
(8)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再加入極少量的敏化劑,如CuO等,使玻璃對光線變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劑和溴化物制成)
(10)防護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加入適當輔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強光、強熱或輻射線透過而保護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鉻酸鹽,氧化鐵吸收紫外線和部分可見光;藍綠色——氧化鎳、氧化亞鐵吸收紅外線和部分可見光;鉛玻璃——氧化鉛吸收X射線和r射線;暗藍色——重鉻酸鹽、氧化亞鐵、氧化鐵吸收紫外線、紅外線和大部分可見光;加入氧化鎘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結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銀、銅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銹鋼和寶石,作雷達罩和導彈頭等)。
(12)玻璃纖維(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徑為幾微米至幾千微米的纖維,成分與玻璃相同)
(13)玻璃絲(即長玻璃纖維)
(14)玻璃鋼(由環氧樹脂與玻璃纖維復合而得到的強度類似鋼材的增強塑料)
(15)玻璃紙(用粘膠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纖維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與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屬玻璃(玻璃態金屬,一般由熔融的金屬迅速冷卻而制得)
(18)螢石(氟石)(無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學儀器中的棱鏡和透光鏡)
(19)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性能分類
此外,玻璃按性能特點又分為:鋼化玻璃、多孔玻璃(即泡沫玻璃,孔徑約40,用于海水淡化、病毒過濾等方面)、導電玻璃(用作電極和飛機風擋玻璃)、微晶玻璃、乳濁玻璃(用于照明器件和裝飾物品等)和中空玻璃(用作門窗玻璃)等。
其他答案1:
工業上用純堿和石灰石在玻璃窯中燒制玻璃:
Na2CO3+SiO2(砂子)==高溫==Na2SiO3+CO2↑
CaCO3+SiO2==高溫==CaSiO3+CO2↑
其中NaSiO3,CaSiO3 分別以Na2O·SiO2,CaO·SiO2的形式存在 除去熔渣 即得到較純的二氧化硅siO2 即普通玻璃
其他答案2:
Na2SiO3、CaSiO3、SiO2
最佳回答: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請好評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采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采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采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采納,互相幫助
其他答案1: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
玻璃可由二氧化硅 碳酸鈣 碳酸鈉 制得
其他答案2:
不同的玻璃是不同的成分
其他答案3:
SiO2呀!
其他答案4:
硅
最佳回答:
玻璃,中國古代亦稱琉璃,是一種透明、強度及硬度頗高,不透氣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環境中呈化學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廣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氫氟酸與玻璃反應生成SiF4,從而導致玻璃的腐蝕);但溶于強堿,例如氫氧化銫。玻璃是一種非晶形過冷液體。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卻,各分子因為沒有足夠時間形成晶體而形成玻璃。
成份普通玻璃主要是以二氧化硅灰石碳酸鈉為原料的非晶形過冷液體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學成分。純正的硅土溶點為攝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時一般會加入兩種材料:碳酸鈉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蘇打粉)及碳酸鉀(Potash,鉀堿)。這樣硅土溶點將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為碳酸鈉會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還要加入適量的氧化鈣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對可見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點。一般的玻璃因為制造時加進了碳酸鈉,所以對波長短于400納米的紫外線并不透明。若果要讓紫外線穿透,玻璃必須以純正的二氧化硅制造。這種玻璃成本較高,一般被稱為石英玻璃。純玻璃對紅外線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數公里長,作通訊用途的玻璃纖維。
常見的玻璃通常亦會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來十分閃爍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內加入鉛,令玻璃的折射系數增加,產生更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熱克斯玻璃(Pyrex),則是加入了硼,以改變玻璃的熱及電性質。加入鋇亦可增加折射指數。制造光學鏡頭的玻璃則是加入釷的氧化物來大幅增加折射指數。倘若要玻璃吸收紅外線,可以加入鐵。例如放映機內便有這種隔熱的玻璃。玻璃加入鈰則會吸收紫外線。
在玻璃中加入各種金屬和金屬氧化物亦可以改變玻璃的顏色。例如少量錳可以改變玻璃內因鐵造成的淡綠色。多一點錳則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類似的效果。少量鈷可以造成藍色的玻璃。錫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這種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銅的氧化物會造成青綠色的玻璃。以金屬銅則會造成深紅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來好像是紅寶石。鎳可以造成藍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鈦則可以造成棕黃色。微量的金(約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鮮明,像是紅寶石的顏色。鈾(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螢火黃或綠色。銀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黃色的玻璃。改變玻璃的溫度亦會改變這些化合物造成的顏色,但當中的化學原理相當復雜,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時在火山溶巖中會出現天然的玻璃,稱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來造成簡單的尖刀。
歷史人類相信自石器時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記載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倫發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著這個方法傳入羅馬,歐洲在公元一世紀左右羅馬的波特蘭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紀,德國發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術。先把玻璃吹成球狀,然后造成圓筒型。在玻璃仍熱時切開,然后攤平。這種技術在十三世紀的威尼斯得到了進一步改良。十四世紀歐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歐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師承威尼斯。1827年發明的玻璃壓印機器,開展了大規模生產廉價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時會以酸或其他腐蝕物料刻上藝術圖案。傳統的造法是在吹或鑄玻璃的時候由工匠刻作。后來在1920年發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辦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產的廉價玻璃器具逐漸出現。
中國在西周時亦已開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時期的古墓中曾發現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國人多以琉璃稱以火燒成,玻璃質透明物。宋時則開始稱之為玻璃。到明清時,習慣以琉璃稱呼低溫燒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當時的“琉璃”嚴格上來說,并不屬于現代所說的“玻璃”。
玻璃種類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世上大約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爾金頓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達·皮爾金頓爵士發明的“浮法玻璃”制成。這種玻璃亦稱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進一缸溶解的錫內,玻璃浮上錫面后自然形成兩邊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卻及成長帶狀離開錫缸。之后經過火打磨便成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會以標準的厚度生產,分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會構成潛在危險,因為當這種玻璃破裂時,會成為大塊,鋒利的碎片,可以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多數地方的建筑條例會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門、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這種玻璃。
在浮法玻璃發明以前,退火玻璃亦會以吹、卷壓法生產。這些方法很難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機械打磨。
強化玻璃強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鋼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經熱處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邊緣或鉆好洞,然后進行強化處理。玻璃被放在滾筒桌上,推入超過退火溫度攝氏600度的焗爐,然后以空氣迅速冷卻。玻璃表面被冷卻至退火溫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縮;而玻璃內部則在短時間內仍作流動。當玻璃內部收縮,會在表面造成壓應力,玻璃內部則成張應力。
一般強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強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輕微裂痕都會被應力所緊壓,而內層可能出現裂痕的可能性亦較低。但是強化玻璃亦有缺點。因為玻璃內的應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強化玻璃上出現任何損壞或裂痕,整塊玻璃都會碎成指甲大小,沒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強化玻璃要在進行強化處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與退火玻璃相比,強化玻璃的硬度較低,較容易被刮花。
強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無框組件如玻璃門,玻璃幕場等都經常使用強化破璃。需要負重的玻璃亦會采用強化玻璃。
強化玻璃碎裂時形成的碎片細小及呈圓型,令人受傷的機會較少。故此被視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強化玻璃在受撞擊時,會有可能出現突然爆裂,所以強化玻璃不適用于某些場合下。
強化玻璃在數百年前已被發現,但當時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紀時,英國的魯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進水內造成玻璃珠。這種淚滴形的玻璃非常堅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會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會突然爆碎成粉末。這種玩意還被帶到朝庭上,用來戲弄人,稱為“魯伯特水滴”(Rupert's drop)。
夾層玻璃夾層玻璃是1903年由法國化學家愛德華·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發明。他在做實驗的時候無意在玻璃瓶內鋪上一層硝化賽璐珞(Cellulose nitrate),之后發現玻璃瓶跌在地上時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膠夾層的玻璃應用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以減少汽車意外所造成的傷亡。最初汽車生產對他的發明不太感興趣,最先使用這種發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生產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縮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為夾層后,夾層玻璃才在汽車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為政府強制的安全標準。
現代的夾層玻璃是以兩層或更多層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間的夾層多數仍是PVB。把PVB 放在兩層玻璃之間,加熱至攝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滾軸把中間的空氣壓出,讓PVB把兩層玻璃緊黏在一起。一般的夾層玻璃是以兩層3毫米的玻璃,中間夾上0.38毫米的夾層。總厚度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層、更厚的玻璃來增加強度。例如防彈玻璃即是用多層厚的玻璃夾成,總厚度可達50毫米。
當夾層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時,夾層仍然會把兩層玻璃黏著,避免整塊玻璃碎成可以傷人的碎片。夾層玻璃亦被稱為安全玻璃。
夾層玻璃中間的PVB層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線。
汽車的檔風玻璃都是夾層玻璃。但車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側面及后面的玻璃則是強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會發現汽車的擋風玻璃遇碰撞后只會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則會碎成小粒。
調光玻璃調光玻璃也叫Polyvision隱私玻璃,亦稱電控液晶玻璃、電控調光玻璃或PDLC玻璃,也稱作魔法玻璃或變色玻璃。當電控產品關閉電源時,調光里面的液晶分子會呈現不規則的散布狀態,使光線無法射入,讓調光玻璃呈現不透明的乳白色外觀;通電后,里面的液晶分子呈現整齊排列,光線可以自由穿透,此時電控液晶玻璃呈現透明狀態。調光玻璃最早由肯特州立大學發明,并由美國Polytronix,Inc公司于1990年最早實現商業化量產,距今已有20幾年的歷史;由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目前大多應用于高檔酒店,別墅,各類高級商業場所及各類隱私保護領域等。由于Polytornix,Inc旗下的電控調光玻璃品牌名稱為Polyvision隱私玻璃,所以,在業界,[Polyvision]也被視作是調光玻璃的代名詞。
自潔玻璃這是一種由皮爾金頓公司發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應用在建筑物、汽車上。玻璃外層表面涂上約50納米厚的鈦氧化物,在紫外光下會催化玻璃上的有機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親水性協助下雨時在玻璃上形成一層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機物沖走且不留水跡,達到自潔效果。
LED玻璃LED玻璃是由臺灣寶創科技股份公司獨創的高科技光電玻璃產品,它是一種將LED光源崁入玻璃里形成各種樣式、圖案的專利產品。設計師利用LED玻璃的光亮特性可開發出眾所矚目的展示產品,LED本身還擁有出色的亮度及節能的特性。LED玻璃科技可令玻璃表面看不見線路,適用于各式平板以及彎曲玻璃,滿足各種設計應用需求。
鐳射玻璃鐳射玻璃也稱作全息玻璃或激光玻璃,是一種將激光全息圖樣與玻璃相結合的專利技術產品。鐳射玻璃使圖形能擁有色彩變化萬端、影像立體且引人注目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家居設計,家居及商業場所裝潢或各類家電面板裝飾等領域。
夜光玻璃夜光玻璃可在夜里散發出獨特的熒光效果,令應用夜光玻璃的地方充滿浪漫的氛圍,夜光玻璃在夜里可起到指引方向或充當光源的作用。這是一種把發光技術應用在玻璃領域的全新嘗試,這種創新的產品將引領玻璃制造技術邁向新時代。主要適用于商業場所及家居室內設計,裝潢,門窗,產品展示柜,家具等領域。該深圳市帝龍科技有限公司發明。
最佳回答:
鋼化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加工處理而成。普通平板玻璃要求用特選品或一等品;浮法玻璃要求用優等品或一級品。
生產鋼化玻璃工藝有兩種: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在特定工藝條件下,經淬火法或風冷淬火法加工處理而成。另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通過離子交換方法,將玻璃表面成分改變,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層壓應力層加工處理而成。
鋼化玻璃具有抗沖擊強度高(比普通平板玻璃高4~5倍)、抗彎強度大(比普通平板玻璃高5倍)、熱穩定性好以及光潔、透明、可切割等特點。在遇超強沖擊破壞時,碎片呈分散細小顆粒狀,無尖銳棱角,故又稱安全玻璃。
鋼化玻璃按形狀分為平面鋼化玻璃和曲面鋼化玻璃。平面鋼化玻璃厚度有4、5、6、8、10、12、15、19mm八種;曲面鋼化玻璃厚度有5、6、8mm三種。
鋼化玻璃按其外觀質量分為:優等品、合格品兩類。
鋼化玻璃按碎片狀態分為: I類、Ⅱ類和Ⅲ類。
資料II
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改善了玻璃抗拉強度. 鋼化玻璃的主要優點有兩條,第一是強度較之普通玻璃提高數倍,抗彎強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沖擊強度是普通玻璃5~10倍,提高強度的同時亦提高了安全性。使用安全是鋼化玻璃第二個主要優點,其承載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質,即使鋼化玻璃破壞也呈無銳角的小碎片,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地降低了. 鋼化玻璃的耐急冷急熱性質較之普通玻璃有2~3倍的提高,一般可承受150LC以上的溫差變化,對防止熱炸裂有明顯的效果。
鋼化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加工處理而成。普通平板玻璃要求用特選品或一等品;浮法玻璃要求用優等品或一級品。
生產鋼化玻璃工藝有兩種: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在特定工藝條件下,經淬火法或風冷淬火法加工處理而成。另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通過離子交換方法,將玻璃表面成分改變,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層壓應力層加工處理而成。
鋼化玻璃具有抗沖擊強度高(比普通平板玻璃高4~5倍)、抗彎強度大(比普通平板玻璃高5倍)、熱穩定性好以及光潔、透明、可切割等特點。在遇超強沖擊破壞時,碎片呈分散細小顆粒狀,無尖銳棱角,故又稱安全玻璃。
鋼化玻璃按形狀分為平面鋼化玻璃和曲面鋼化玻璃。平面鋼化玻璃厚度有4、5、6、8、10、12、15、19mm八種;曲面鋼化玻璃厚度有5、6、8mm三種。
鋼化玻璃按其外觀質量分為:優等品、合格品兩類。
鋼化玻璃按碎片狀態分為: I類、Ⅱ類和Ⅲ類。 為改善玻璃的機械性能、提高玻璃的抗沖擊強度,人們常常對其采取鋼化處理.其中物理鋼化玻璃增強工藝中的風冷鋼化法快捷有效:玻璃經均勻加熱到開始軟化(但尚未達到變形溫度),然后經高壓空氣流迅速均勻冷卻,從而使玻璃表面形成分布均勻的壓應力層.而化學鋼化法增強工藝是在不高于玻璃軟化點的溫度區內,將玻璃浸在堿離子的熔鹽中,用熔鹽中半徑較大的堿離子置換玻璃網絡中半徑較小的堿離子以“充實”玻璃網絡結構,例如:用K+ 離子置換Na+ 離子,然后冷卻.通過離子交換后的“擠塞”效應,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層來提高玻璃的機械強度并同時改善玻璃的熱穩定性等.通常經化學鋼化后的玻璃要比普通玻璃強度提高幾倍甚至十幾倍.由于鋼化效果好、鋼化后玻璃不變形并可適當作切裁、磨邊、鉆孔等冷加工,且適用于薄玻璃的鋼化而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的成份大體相同,即SiO2, B2O3, Al2O3, CaO, BaO, Na2O+K2O, MgO, MnO2, Fe2O3…是硅、硼、鈉、鉀、鋅、鉛、鎂、鈣、鋇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而成.
其他答案1:
鋼化處理就是將普通玻璃加熱到熔點,然后放在恒溫環境中慢慢冷卻,就成鋼化玻璃了。
其他答案2:
鋼化玻璃的組成成分和沒鋼化玻璃的組成成分是一樣的
其他答案1:
普通浮法玻璃主要是由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白云石、氧化鋁、長石等礦物,經1500度左右的高溫,一系列硅酸鹽物化反應,形成的主要是Si、Na、Ca、Al、K等
其他答案2:
硅元素、鈉元素、氧元素、鈣元素
其他答案3:
二氧化硅
最佳回答:
玻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別介紹如下:
1. 配料,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將各種原料稱量后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
2. 熔制,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窯內進行。熔窯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小的坩堝窯只放一個坩堝,大的可多到20個坩堝。坩堝窯是間隙式生產的,現在僅有光學玻璃和顏色玻璃采用坩堝窯生產。另一種是池窯,玻璃料在窯池內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熱。玻璃的熔制溫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數用火焰加熱,也有少量用電流加熱的,稱為電熔窯。現在,池窯都是連續生產的,小的池窯可以是幾個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制品。成形必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進行,這是一個冷卻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態轉變為可塑態,再轉變成脆性固態。成形方法可分為人工成形和機械成形兩大類。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挑一團玻璃在模具中邊轉邊吹。主要用來成形玻璃泡、瓶、球(劃眼鏡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頂盤粘住,二人邊吹邊拉主要用來制造玻璃管或棒。(3)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壓。主要用來成形杯、盤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鉗子、剪刀、鑷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藝品。
B. 機械成形。因為人工成形勞動強度大,溫度高,條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機械成形所取代。機械成形除了壓制、吹制、拉制外,還有(1)壓延法,用來生產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夾金屬絲玻璃等。(2)澆鑄法,生產光學玻璃。(3)離心澆鑄法,用于制造大直徑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應鍋。這是將玻璃熔體注入高速旋轉的模子中,由于離心力使玻璃緊貼到模子壁上,旋轉繼續進行直到玻璃硬化為止。(4)燒結法,用于生產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發泡劑,在有蓋的金屬模具中加熱,玻璃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很多閉口氣泡這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讓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屬(錫)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優點是玻璃質量高(平整、光潔),拉引速度快,產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制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直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后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俗稱玻璃的冷爆)。為了消除冷爆現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須進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消除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到允許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為了增加其強度,可進行剛化處理。包括:物理剛化(淬火),用于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車擋風玻璃等;和化學剛化(離子交換),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剛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層產生壓應力,以增加其強度。
最佳回答:
有關玻璃的資料
(1)玻璃生產時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
在生產玻璃時,熔爐里的原料熔融后發生了比較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以普通玻璃生產為例,主要反應過程是下列幾個步驟:
開始加熱時,粉料在100~120℃的范圍內開始脫水,在600℃時,石灰石和純堿通過下列反應生成鈣鈉的復鹽。
CaCO3+Na2CO3=CaNa2(CO3)2
在600~680℃時,所生成的復鹽與SiO2開始反應:
CaNa2(CO3)2+2SiO2=Na2SiO3+CaSiO3+2CO2↑
在740~800℃時,低熔混合物[Na2CO3—CaNa2(CO3)2]開始熔化,并不斷地和SiO2作用:
Na2CO3+CaNa2(CO3)2+3SiO2
=2Na2SiO3+CaSiO3+3CO2↑
CaO熔體與SiO2的反應是在890~900℃時開始的。
CaCO3+SiO2=CaSiO3+CO2↑
在1010℃時,尚未起反應的CaO也和SiO2形成硅酸鈣。
CaO+SiO2=CaSiO3
全部物質在略高于1200℃時熔化,冷卻以后即形成玻璃。
(2)玻璃態
玻璃態是介于結晶態和無定形態之間的一種物質狀態。玻璃態物質的結構特點是,它的粒子不像晶體那樣有嚴格的空間排列,但又不像無定形體那樣無規則排列,人們把玻璃態的這種結構特征稱為“短程有序、遠程無序”,就是說,從小范圍來看,它有一定的晶型排列,從整體來看,卻像無定形物質那樣無晶形的排列。所以玻璃態物質沒有一定熔點,而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逐漸軟化變為液態。
(3)鋼化玻璃為什么機械強度很大?
普通玻璃內由于存在著較大的內應力而易脆,機械強度不大。為了消除這種內應力,必須在生產玻璃時用偏光儀觀察玻璃內應力變化情況。當溫度達到某一下限時,內應力開始減小,再加熱至溫度上限,內應力全部消失。生產鋼化玻璃時,溫度必須略為超過上限,而后急劇冷卻,就好像鋼淬火一樣,所以叫做鋼化玻璃。鋼化玻璃大大改變了內應力的緊張狀態,因而減小了它的脆性。1955年,我國開始生產鋼化玻璃。
其他答案1: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 ,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堿金屬 、堿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6%,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
③鈉鈣玻璃。以SiO2含量為主,還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可生產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
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
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硼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B2O3 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制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學儀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純凈的石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僅為SiO2)
(3)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鉀玻璃(K2O、CaO、SiO2)
(5)硼酸鹽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
(7)變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高級有色玻璃)
(8)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再加入極少量的敏化劑,如CuO等,使玻璃對光線變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劑和溴化物制成)
(10)防護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加入適當輔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強光、強熱或輻射線透過而保護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鉻酸鹽,氧化鐵吸收紫外線和部分可見光;藍綠色——氧化鎳、氧化亞鐵吸收紅外線和部分可見光;鉛玻璃——氧化鉛吸收X射線和r射線;暗藍色——重鉻酸鹽、氧化亞鐵、氧化鐵吸收紫外線、紅外線和大部分可見光;加入氧化鎘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結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銀、銅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銹鋼和寶石,作雷達罩和導彈頭等)。
(12)玻璃纖維(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徑為幾微米至幾千微米的纖維,成分與玻璃相同)
(13)玻璃絲(即長玻璃纖維)
(14)玻璃鋼(由環氧樹脂與玻璃纖維復合而得到的強度類似鋼材的增強塑料)
(15)玻璃紙(用粘膠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纖維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與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屬玻璃(玻璃態金屬,一般由熔融的金屬迅速冷卻而制得)
(18)螢石(氟石)(無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學儀器中的棱鏡和透光鏡)
(19)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他答案2:
玻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別介紹如下:
1. 配料,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將各種原料稱量后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
2. 熔制,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窯內進行。熔窯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小的坩堝窯只放一個坩堝,大的可多到20個坩堝。坩堝窯是間隙式生產的,現在僅有光學玻璃和顏色玻璃采用坩堝窯生產。另一種是池窯,玻璃料在窯池內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熱。玻璃的熔制溫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數用火焰加熱,也有少量用電流加熱的,稱為電熔窯。現在,池窯都是連續生產的,小的池窯可以是幾個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制品。成形必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進行,這是一個冷卻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態轉變為可塑態,再轉變成脆性固態。成形方法可分為人工成形和機械成形兩大類。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挑一團玻璃在模具中邊轉邊吹。主要用來成形玻璃泡、瓶、球(劃眼鏡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頂盤粘住,二人邊吹邊拉主要用來制造玻璃管或棒。(3)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壓。主要用來成形杯、盤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鉗子、剪刀、鑷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藝品。
B. 機械成形。因為人工成形勞動強度大,溫度高,條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機械成形所取代。機械成形除了壓制、吹制、拉制外,還有(1)壓延法,用來生產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夾金屬絲玻璃等。(2)澆鑄法,生產光學玻璃。(3)離心澆鑄法,用于制造大直徑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應鍋。這是將玻璃熔體注入高速旋轉的模子中,由于離心力使玻璃緊貼到模子壁上,旋轉繼續進行直到玻璃硬化為止。(4)燒結法,用于生產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發泡劑,在有蓋的金屬模具中加熱,玻璃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很多閉口氣泡這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讓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屬(錫)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優點是玻璃質量高(平整、光潔),拉引速度快,產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制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直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后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俗稱玻璃的冷爆)。為了消除冷爆現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須進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消除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到允許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為了增加其強度,可進行剛化處理。包括:物理剛化(淬火),用于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車擋風玻璃等;和化學剛化(離子交換),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剛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層產生壓應力,以增加其強度。
其他答案3: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sio2
其他答案4:
玻璃是混合物,沒有化學方程式,主要成分是SiO2
其他答案1: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但它是混合物 普通玻璃里面含有少量的氧化鈉(Na2O) 氧化鈣(CaO)
最佳回答:
普通玻璃主要是硅酸鹽【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只有純凈的石英玻璃【光導纖維】成分只有二氧化硅(SiO2)。
玻璃纖維除了光導以外還有很多,比如電子纖維,高模量纖維,抗化學纖維等等。
拓展資料:
鋼化玻璃 (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 屬于安全玻璃。
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自身抗風壓性,寒暑性,沖擊性等。
注意與玻璃鋼區別開來。
鋼化玻璃是將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熱到接近軟化點的700度左右,再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240秒左右,降溫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500秒左右,降溫300秒左右。總之,根據玻璃厚度不同,選擇加熱降溫的時間也不同)。
鋼化處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勻壓應力,而內部則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的抗彎和抗沖擊強度得以提高,其強度約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
已鋼化處理好的鋼化玻璃,不能再作任何切割、磨削等加工或受破損,否則就會因破壞均勻壓應力平衡而“粉身碎骨”。
其他答案1:
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最常見的玻璃是鈉鈣玻璃,包括75%的二氧化硅(SiO2)、由碳酸鈉中制備的氧化鈉(Na2O)以及氧化鈣(CaO)及其他添加物。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砂的主要成分)。而純硅土熔點為攝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時一般會加入碳酸鈉(Na2CO3 ,即蘇打)與碳酸鉀(Potash,K2CO3,鉀堿),這樣硅土熔點將降至攝氏1000度左右。但是碳酸鈉會使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還要加入適量的氧化鈣(
其他答案2:
玻璃是將二氧化硅即石英沙與純堿碳酸鈉,在高溫下生成硅酸鈉,一般還有剩余的二氧化硅,是混合物,它是一種固體溶膠
其他答案3:
不同的玻璃成分不同~一般玻璃指的是普通玻璃是硅酸鈉玻璃~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
其他答案4:
一般玻璃化學氧化物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sio2。
玻璃是我一種硅酸鹽制品。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