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范圍
本機適用于UV感光性涂料、油墨、接著劑的涂裝、接著、注型或多種材料的印刷表面在瞬間進行固化干燥。
1.印刷方面:廣泛使用于網版印刷、平板印刷、凸版印刷、自粘商標、金屬銘牌、PC、PVC、ABS、PS、壓克力、特多龍、玻璃、陶瓷、電子零件、單面電路板等。
2.涂裝方面:木材表面光亮涂裝、紙面上光、塑膠地磚、PU成皮上光、光纖線表面涂裝等。
3.接著方面:電路板CHIP零件之接著、各種電子零件、玻璃之接著、液晶片、端子封膠之接著。
4.注型方面:裝飾用彩盤器皿、裝飾用佩帶品(紐扣、胸針、發夾、皮帶扣等)。
二、主要技術參數
冷光源燈管功率:40w*17支
網帶寬:600mm
傳送帶材質:耐高溫鐵氟龍
傳送速度:2-13m/min
外形尺寸:830寬*2000長*1050+300(抽風機高)mm
三、性能特點
1.瞬間干燥,生產效率高。
2.干燥后能使印件表面達到高硬度、高光澤,耐磨擦、耐溶劑的效果。
3.傳動采用輥軸傳送,變頻無級調速。
4.輸送帶防偏移,保證輸送順暢。
5.選用優質高效燈管,燈室強制式排熱,延長燈管壽命,保護干燥物品不會受熱變形。
6.箱體表面全噴塑處理,美觀大方,耐腐蝕。
該機造型新穎,結構合理,有效工作面積大,功能全,操作簡單,維修調方便,噪音小,可靠性高,成本低,能耗少,生產效率高。
四、機器的安裝
1、 機器打開包裝后,一切完成方可就位。
2、 機器的四邊要保留各行操作所需的空間。
3、 將機腳螺桿旋至四腳輪離地面,四只調節腳杯平至地面穩固即可。
4、 機器安裝好后才可接電源。
接好電源后,即可開機,一般出廠的機械在出廠前都已調整在最好的工作狀態,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不要去調動機械。特別是運輸帶調整平衡手輪,不要隨意調動
五、主要操作說明
1、接通電源,打開控制門,合上電源,空氣開關。
2、把總電源開關擰到1檔位,擰開風機開關、運輸開關、打開調速器上的開關,把運
輸帶的運輸速度調到合要求。
3、按下燈1開按鈕,UV燈1亮,電流表上有指示;再按下燈2開按鈕,燈2亮,電
流表2有指示。
4、開燈前請先擰開風機開關開風機,否則會縮短燈管的壽命。如果溫度超過產品所需的溫度,應關掉UV燈讓風機把溫度降低,以免對產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六、保養與注意事項
1、 機械外表示要保持清潔干爽,地面不能有積水。
2、 機械傳動軸、軸承及鏈條要定期上油。
3、 如有發現燈管上沾有雜物,不可用手直接擦洗,用手帕或干凈布片沾上酒精擦洗干凈,使燈管工作在最好狀態。
4、 開機后不要打開UV機邊開,UV光對人的皮膚、眼睛有一定傷害。
5、 開機后不要打開控制門,嚴禁用手或其他東西對里面的電器擦拭或接觸(關機后也不能用手或拿其他東西對里面的電器擦拭或接觸,因內有大電流,蓄有高壓。),以免造成人體觸電事故。
6、 定期對電器零件部件上的灰塵進行吹干凈。
其他規格型號歡迎訂做,本工廠多年生產經驗,質量包你滿意。
其他答案1:
要想讓UV膠印更好地發揮作用,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
1.設計制版
制作UV印刷的設計稿必須根據工單決定輸出格式,如膜面正掃或反掃,輸出網線數、網線角度等。有些特殊印件要求更高,如3D印刷的分辨力要很高,網線角度必須與承印材料匹配,避免撞網;透明塑料片材與鍍鋁紙常需加印白墨,應注意印刷材料伸縮的影響,預先通過修正膠片以達到最佳品質。
2.附著力
由于塑料片材或金銀卡紙等承印物的滲透性能很差,對油墨的吸附力很弱,所以即使使用UV油墨印刷,油墨附著力也很差,印刷質量不高。可以通過對材料做表面處理來解決。
3.油墨乳化
UV油墨的水墨平衡寬容度很窄,印刷中容易造成油墨乳化、臟版,影響印刷品質。
解決方法:降低印刷速度,把印刷速度控制在5000~8000印/小時。
4.固化程度
為了提高印品顏色飽和度,在塑料片材等承印物表面進行UV印刷時,印刷壓力較大,墨層較厚,網點增大嚴重,這就使油墨不容易固化。為了保證印刷質量,印刷壓力不能做很大的調整。解決辦法是首先適度降低印刷速度,使UV燈照射時間適當加長,讓油墨徹底固化;其次是調節UV燈管和承印物之間的距離,加大UV光照射強度,使油墨固化。UV固化的有效波長范圍是200~400nm,印刷車間中一些光源的波長也在此范圍內,會導致油墨表層輕微固化,所以應注意環境光對UV油墨的影響。
5.色序安排
UV膠印色序安排問題比較復雜。由于著墨原理的限制,承印物上的墨層較薄,當需要比較厚實的墨層時,印品難以達到預期的復制效果。例如四色疊印時,通常使用的印刷色序黑、青、品紅、黃色,因為黑色幾乎占滿了所有空間,青、品紅、黃的著墨力更低,總墨量不夠,就會造成顏色不飽滿。
解決方法:更改色序,先印刷墨量較小的顏色,最后印墨量較大的黑色,這樣就可以讓著墨量達到最高,色彩更加飽滿。
6.印刷套準
UV膠印使用UV燈照射進行油墨固化,固化帶來的主要問題是使承印物受熱膨脹,從而導致套印不準。這與UV油墨固化相矛盾,因為油墨固化需要UV燈照射時間長一點,而印刷套準則需要UV燈照射時間短一點。
解決方法:在最后一色印完后再進行UV固化,這時候即使承印物膨脹,通過放置一段時間降低溫度,也可使承印物變形降到最低。特殊情況下,中間色組也可以開UV燈照射,但照射時間越短越好。或者可以采用冷UV技術。
最佳回答:
想要除去已經印在紙上的油墨,并且不留痕跡,那要看是什么紙了,如果是光銀、啞銀、鐳射、金卡、航空玻璃卡等此類的紙張,用較為柔軟的布頭蘸純度為98%以上的乙醇就可以了(也就常說的酒精)。如果是白底白卡、灰底白卡、銅板紙、磨砂等之類的,要想去除徹底而且不留痕跡可能比較困難了。
其他答案1:
-
每種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從 0 至 100% 的值。 為最亮顏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顏色百分比較低,而為較暗顏色指定的百分比較高。
-
印刷四分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時采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彩印刷”。四種標準顏色是:C:Cyan = 青色,又稱為‘天藍色’或是‘湛藍’M:Magenta = 品紅色,又稱為‘洋紅色’;Y:Yellow = 黃色;K:Key Plate(blacK) = 定位套版色(黑色),有些文獻解釋說這里的K指代Black黑色,且為了避免與RGB的Blue藍色混淆不用B而改稱,雖然這是一種有用的助憶,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其他答案2:
CMYK色彩模式以打印油墨在紙張上的光線吸收特性為基礎,圖像中每個像素都是由靛青(C)、品紅(M)、黃(Y)和黑(K)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每個像素的每種印刷油墨會被分配一個百分比值,最亮(高光)的顏色分配較低的印刷油墨顏色百分比值,較暗(暗調)的顏色分配較高的百分比值。例如,明亮的紅色可能會包含2%青色、93%洋紅、90%黃色和0%黑色。在 CMYK 圖像中,當所有4種分量的值都是0%時,就會產生純白色。CMYK色彩模式的圖像中包含四個通道,如圖6所示。我們所看見的圖形是由這4個通道合成的效果。
( V9 A- g. v" K2 H) s `6 b/ ?7 I2 L8 G* s: P( @2 ~& o
在制作用于印刷色打印的圖像時,要使用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的圖像轉換成CMYK色彩模式的圖像會產生分色。如果您使用的圖像素材為RGB色彩模式,最好在編輯完成后再轉換為CMYK色彩模式。
最佳回答:
目前表示白度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ISO亮度、D65亮度和CIE白度。
在ISO2470:1999《紙、紙板和紙漿——漫反射因數的測定(ISO亮度)》中對ISO亮度進行了定義:配有濾光片或具備相應功能使光譜特性有效波長為457nm、半波寬44nm,并通過調整照射到樣品的光源UV含量與CIE照明體C一致的儀器測定的內反射因數。
在我國的國家標準GB/T7974-2002《紙、紙板和紙漿亮度(白度)的測定(漫射垂直法)》中定義的亮度為:在GB/T7973所規定的反射光度計的模擬D65光源條件下,試樣對主波長(457±0.5)nm藍光內反射因數。這個定義就是我們日常使用中所稱的白度,在ISO2470:1999標準中稱為D65亮度。
白度的另外一種表示方法是CIE白度,在國際上應用較為廣泛,ISO/TC6制定了相應的測試方法標準,國內也有部分企業采用這種白度表示方法。CIE白度分為C光源和D65光源兩種照明條件,相應的ISO標準分別為ISO11475《紙和紙板-CIE白度的測定,D65/10°(室外光)》和ISO11476《紙和紙板—CIE白度的測定,C/2°(室內光)》。
測量紙張白度:
國家標準GB8940.1-88中規定:以D65照明體、45/0照明觀測條件的藍光為基準,紙張白度是對457nm藍光漫反射率的度量,白度反映的就是亮度特征。所以通過檢測紙張亮度,就可以獲得紙張白度,亮度和白度具有同一性。
白度的基準值是以457nm的藍光照射到氧化鎂板的反射率為基準,以該種光照到紙面上其反射率是氧化鎂板的反射率的百分比來表示紙張白度。
研究表明面陣CCD對于457nm的藍光具有比較好的響應靈敏度。由CCD獲取的彩色圖像經過A/D轉換后,在計算機內是以像素為單位逐點存儲的,每一點存儲的信息量都包含了該點的R、G、B三種與接收到的輻射能成正比的分量值。R、G、B分別表示圖像的紅色、綠色、藍色分量;圖像的亮度運算通過圖像彩色變換獲得,式(1)。
其中Y是圖像的亮度信息,U、V是圖像色差信息。將紙張亮度值和白度基準的亮度值進行比較后,就得到該紙張樣本的白度。
在測試紙張白度時要注意的問題:
①在切取試樣時,應在紙頁橫幅上均勻切取,試片總厚度應達到反射因數不再隨層數的增加而提高的程度。
②各試片均應正反面、縱橫向一致疊成一疊。
③儀器有功能轉換的,功能手輪轉換一定要到位,不然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④對測定含熒光增白劑的紙張,應注意儀器光源紫外輻射量的調節,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測試結果。
⑤SBD-1數字白度儀采用的是45/0的幾何條件,該條件測試結果受試樣表面方向性影響顯著,因此需定向測試。在測試時應以紙的縱橫向呈45度角的方向上(即試片的對角線與儀器的前后方向平行)進行測試,可消除縱橫向不同的測試偏差。
⑥采用SBD-1數字白度儀對樣品進行連續測試時,當測試幾個樣品后,應重新校準儀器,以消除儀器漂移量影響。
提高紙張白度
①漿料的濃度。假設用的漿料為硫酸,調整硫酸的PH值在6.0~6.5的范圍,紙漿的白度和L、a、b值就會有較好的提高,紙漿的白度逐步趨于穩定。
②尋求新型的表面施膠劑,也是提高紙張白度的有效途徑。
③填料的白度。填料的白度因其種類和等級不同,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使用比漿料白度高的填料,則加填量越多,紙張的白度也就越高。
④涂料的白度。涂料印刷紙的白度是由原紙的白度、涂料的白度以及涂布量來確定的。如果原紙的白度高于涂層,一些透過涂層的光線將被原紙表面反射回去,并再次通過深層涂層的表面反射出來,則白度也可提高。
紙張白度對印刷色差的影響:
無論是通過目測還是儀器測量,我們都可以相信,紙張本身的白度總是一定的,不同紙張間的白度差也是一定的。從現有資料可知,白度不同的紙張印后色差是不恒定的,時大時小。對于某一指定標準,紙張的白度差越大,產生的色差值并不像人們預料的那樣大,有時反而更小,由此可以看出:紙張的印刷色差與白度差之間并不存在正向的關系。所以,各種紙張在白度上的相近程度與印后顏色的相近程度間并無正向關系,在印刷缺紙的情況下,憑目測的方法挑選一種白度相近的紙張代替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紙張白度與呈色效果的關系:
紙張的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使油墨色彩的特性準確地表現出來。這是因為白紙要把通過透明墨層減色合成的色光反射回去。所以,白度高的紙張,幾乎可以反射全部的色光,使印品墨色鮮艷悅目,視覺效果好。而白度低的紙張,由于只吸收部分色光,既不能如實表現明暗部分的反差,又容易造成偏色。如有的出現偏黃,有的出現偏紅,有的出現偏綠,還有的出現偏藍等等。當紙張本身偏色時,紙面上所印的顏色便是油墨和紙張兩者綜合呈色的效果了,這樣必然會出現一些偏色情況,基于這一情況,印刷時有必要對紙張的白度和偏色情況對照原稿進行分析,通過采取適當的措施達到糾正偏色的目的。如當紙張色澤偏黃時,就不宜選用深黃、孔雀藍和大紅等色相的油墨印刷,也就是說,一方面,應根據紙色特點,正確選用油墨來消除偏色。另一方面,可通過調墨工藝來糾正色偏。
總結
紙張白度是準確呈現顏色的根本源泉,那么印刷用紙尤其是作為辨色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紙基,承載彩色印跡的白紙白度,對所呈現的色相、明度、飽和度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在印刷中,由于不同的印刷品所需要的紙張的白度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紙張來印刷,才能保證最好的印刷質量。
紙張白度是指紙張受光照后完全反射的能力,用百分率表示。從技術的觀點來看,紙張及紙板白色程度包括了各種復雜的因素,它是紙張總光譜反射率、照明能量分布、觀察條件和觀察者特性的函數。在GB/T17749-1999《白度的表示方法》中,白度定義為表征物體色白的程度,白度值越大,則白色程度越大。目前各行業的白度表示方法非常多,約有100多種,不管采用何種方法表示白度,對白度的評價結果應能與人的視覺感受相一致。
其他答案1:
紙張百度只是一個百分比,并沒有單位,一般就寫成88度,92度等等。
其他答案1:
咨詢管戶的稅管員就知道了。
最佳回答:
涂布紙的制造,簡單的說是指在原紙之上涂上涂料,經過干燥后再用壓光機使得它的表面平滑化,因此原紙與涂料是左右涂布紙品質的重要因素。 以一個涂布量為20g/m2的涂布層為例,假設涂料的干比重為1.5,則涂布層之厚度僅約0.0013公分,在如此薄的厚度下,原紙的品質確實占有重要的地位。 假使涂布的速度慢時,因為吸水后的原紙紙匹,到達干燥部門不能失去強度,所以必須適度的上膠與保持濕紙的強度。反過來說涂布速度快時,則紙張必須具備一定的強度來抵抗高速涂布所帶來的機械力,同時均一的吸水性也是非常的重要。 除此之外,涂布用原紙還必須具備下列的性質: 尺寸安定性好,不會因水分變化而有太大變化。 對涂料的吸附性強。 原紙必須不會彎曲,否則會引起涂料條痕而導致紙張斷裂。 不可有皺紋、破洞等瑕疵。 涂布加工時,紙卷必須卷緊,以免發生斷紙。 原紙性質中會影響涂布主要有:均一性、平滑度、表面吸收性、表面強度、表面情形、化學適性、兩面性及紙面光學性等,因此,一張紙的好壞,在于原紙的狀況好壞與否。
編輯本段涂料(Coating color)
概述
涂布紙
涂料配制是制造涂布紙最基本的技術,對產品用途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所以涂料須滿足涂布作業的操作性及印刷適性等,并按這些條件進行設計制造;即涂料的設計與生產何種涂布紙有關。以數量來看,仍以普通涂布紙為主,但以技術層次而言,則希望擁有銅版紙類的技術。不同產品應使用其相對應的涂料、涂布方法和涂布機。雖然各種類必須達到規定的品質指針,但是最重要的是獲得客戶的肯定。 紙張涂布用的涂料種類很多,而其中較為普遍應用的是水基性涂料。水基性(Water base)涂料的組成大致上可分成四類:顏料、接著劑、添加助劑及水。這四類成份的組合與涂布后紙張的品質息息相關。利用下表一,列出涂料的成份對品質的影響。
顏料
顏料有白土(白色黏土)、碳酸鈣、沙丁白、氫氧化鋁、二氧化鈦和塑料顏料等。 1.白土 白土從成份上分類有:高嶺土類、葉石類(pyrophyllite)、云母類(cericite)等。高嶺土又進一步細分為:高嶺土、多水高嶺土等,這些白土都已經被商品化生產 但是,現在涂布紙用白土中,基本上把高嶺石類都稱為高嶺土,也就成為涂布用白土的代名詞。 高嶺土顆粒呈六角板狀,粒徑為0.3-3微米。這些微粒的縱橫比、粒徑直接影響涂布紙類顏料的品質,目前涂布紙顏料多用高嶺土,因為它能賦予涂布紙較高的白紙光澤性,所需的接著劑適量,黏性和分散性較好,使涂料能提高固形份。 涂布紙
2.碳酸鈣 在涂布紙中被廣泛應用,其使用量僅次于白土。尤其在臺灣擁有豐富的碳酸鈣,近年來甚至逐漸取代價格較貴的白土,并依涂布紙的用途和生產方法開發出許多品種,所以如何適度的使用碳酸鈣可以說是涂布紙涂料之重點。由于碳酸鈣顏料具有高白度與多孔性,所以油墨吸收性非常好,如此可改善印刷適性,即使是無光處理之涂布紙也非常實用。 3.沙丁白 沙丁白是從硝石灰和硫酸鋇合成的白色顏料,從很早就被用做銅版紙的顏料。其具有很好的白度、光澤度、油墨吸收性、而且表面平滑。與這些相對應、也有涂料黏度高,膨脹性強等優點,但也導致涂布操作性差、接著劑需要量大等缺點。沙丁白過去多用做氣刀式涂布機用涂料,若用在高濃度的刮刀式涂布機時會遇到一些問題,所以一般多限定使用在銅版類的涂布紙上。 4.氫氧化鋁 具有良好的白度、不透明度及油墨吸收性。 5.二氧化鈦 二氧化鈦具有很高的不透明度,所以多用做微涂紙的涂料。但是由于價格高、磨耗性大,所以限制了它的使用。其型態有:金紅石型和銳鈦礦型,雖然銳鈦礦型的不透明性稍差,但是,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低廉且白度高,所以被廣泛使用。 6.塑料顏料 目前發展出來的塑料顏料一般可分為:接著型(binder type)、密實型(solid type)與中空型(hollow type)等三種,以后面二者較為常用。在合成的過程中,可利用不同的單體比例、起始劑濃度、攪拌速率和反應時的溫度作為變因,來控制粒徑的大小、均一程度、穩定性和反應速率。 無論顏料為何,均希望其有以下之特性: 粒徑要合適。一般情況下,粒徑愈小愈有利于改善紙張之白度、不透明度和光澤度。但粒徑太小會使其表面積增大,導致顏料涂布黏度增大、流動性降低,按著劑需要量也隨之增加。 顏料顆粒型態也要合適。針狀顏料顆粒流動性不好,六角和球形顏料粒子流動性較佳,并可形成多孔涂布層而提高紙張之吸墨性。 有很高的白度與不透明度(較強的遮蔽能力)。 容易分散于水中,且有較好的穩定性及流動性。 有較佳之化學穩定性,接著劑用量盡可能減少。 較低的耐磨性(減少涂布機和印刷版的磨損)。
接著劑
接著劑分天然物及合成物,天然物有淀粉、奶酪素、大豆蛋白等。 合成物則有各種合成乳膠、聚乙烯醇等。現在使用最廣泛的是淀粉一合成乳膠的混合物。而合成乳膠的使用比例在不斷增加,最近全乳膠系的接著劑也被開發出來,這和涂料的高濃度化發展是一致的。對任何接著劑均有下列要求: 涂布紙
對顏料有較強的黏結力。 對顏料有較好的適應性和穩定性,但不與顏料發生化學反應。 有合適的黏度及成膜性。 有合適的流動性,以利涂布作業并提高涂布均勻性。 顏色應淺,不含雜質異物,有良好的涂料操作性。 由于一般的接著劑,不論是天然的或是合成者,仍有些性質無法改善,因此近年來有所謂的輔助接著劑(co-Binder)之出現,以補接著劑保水度與流動性之不足,其用量約只有總接著劑量的10-30%,現在也有工廠試圖用此來達到降低總接著劑量之需求,由于用量很少,有時也可將其視為添加劑。目前常用的輔助接著劑有大豆蛋白(protein)、流變調整劑(rheoloe mdifier)。
添加劑
有分散劑、潤滑劑、防腐劑、熒光劑、耐水化劑、以及染料、油墨吸收性及改良劑等,其主要作用在補顏料與接著劑所不足者,并減少操作上之困擾。在使用時應選擇好品種和使用量,由于相反性的東西比較多,需進行事前的研究,以配制最適合之涂料。
編輯本段表面改質
要制得具光澤的涂布紙,利用壓光輪加以光澤化是必要的,以前較常使用的設備是以棉或毛制的彈性輪與冷鑄壓光輪(chilled roll)所組合的超級壓光機(super calender)。最近從歐美開始,日本現在也多使用含有一高分子成品披覆于外之塑料轆的軟質壓光機(soft calender)。 與普通紙機座光機和超級壓光機相比,軟質壓光機擁有的特點是: 賦予紙張更高的嵩度、挺度、不透明度及強度,進一步改善紙的兩面性。 壓光后紙幅緊度一致,印刷適性良好,油墨滲透均勻。 可允許稍高的紙頁水份,斷紙少、不易產生黑斑,運行性能好。 適度減少木漿配比或降低涂布紙與新聞紙的基重而不影響產品印刷品質。 既可機上安裝,也可機后使用還可用作半濕壓光機。所有的轆均可單獨傳動又能互換位置,適應范圍廣。 與超級壓光機相比還有投資省、占用廠房少、操作維修方便、壓區少、動力消耗低等優點。 然而,軟質壓光機之捏縫數太少,便不能處里高光澤的美術銅版紙,而超級壓光機轉速太慢使產量受限,皆有不利之處,因此結合了超級壓光機與軟質壓光機優點之Janus Concept壓光機在1995年應運而生,其特點是: 1.可根據需要選擇壓區數,8個捏縫之Janus Concept壓光機與傳統12個捏縫之超級壓光機壓光效果相當。 2.應用熱壓光,且能量消耗比一般軟質壓光機更低。
編輯本段涂布
紙張涂布的方法可分為機上涂布與機后涂布兩種,各有其優缺點,概略如下:
機上涂布(ON-MACHINE COATING)
所謂機上涂布是將抄紙機與涂布機連結在一起,即涂布機(coater) ,是抄紙機(paper machine)上的一個部分單元,由于涂布機的涂布速度須與抄紙機的車速相同,適合生產單一種類而需求量大的涂布紙。機上涂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涂布機與抄紙機連結在一起,故無卷筒操作時之紙頭紙尾的損紙發生。 不需專用的空間來儲放待用的原紙卷。 機器占用的空間較小。 不需卷筒、搬運即裝卸鐵芯,故可減少人工之需要。 不需專用的干燥設備與原紙架及裁切機,因此裝貴成本較低。 作業單純,適宜種類少、數量大之涂布紙大量生產。 可提早辨認原紙品質的問題。 缺點: l.變化彈性小,不適于生產品種多、數量少之涂布紙。 2.若涂布機或抄紙機發生故障時,會造成另一機器的停車。
機后涂布(OFF-MACHINE COATING)
機后涂布則是將抄紙機與涂布機完全分開,各自獨立放置于不同的地點,將抄紙機所抄的原紙卷筒后送至涂布機的原紙架上,需經后段加工時,再由涂布機施以涂布的工作。其優缺點歸納如下: 優點: 涂布機與抄紙機各自獨立,因此一臺涂布機可以涂布好幾臺抄紙機所抄制的各種紙張。 變化彈性大,適于生產各種等級的涂布產品。 涂布機的車速一般較抄紙機快,因此調度很容易,加工生產量也較大。 適合生產成品種類多、數量少之涂布紙張。 提供優良的涂布品質。 涂布機與抄紙機分開,故兩者之一遇有故障時,不會相互影響造成機器皆需停車之困擾。 缺點: 原紙在卷筒操作時必會有紙頭紙尾的損紙產生,損紙率較大。 原紙卷筒及存放,需較高的人工費用和廠房空間。 涂布機需配豈原紙架、裁紙機、涂料干燥等設備,所以機器所占空間較大,且所需設備費用較貴。 由上述可知,機上涂布法有其成本較低的優勢,而欲改善機上涂布加工紙之品質可從多方面著手,如改良涂布機、干燥方式與壓光設備等硬件方面,或提高固形份和減少接著劑用量等涂布配方;本此實驗乃希望利用塑料顏料來改善涂布紙張之不透明度、光澤度、印刷光澤度等印刷適性,同時添加輔助接著劑以改良涂料之保水度、高剪力黏度等操作性。 在過去,由于受限于涂布機之設備與抄紙機之車速,機上涂布通常只能生產涂布量較低的涂布紙,如LWC等,或是作為需經后段加工之預涂紙。而在新一代涂布機的改良后,一種名為HSM之涂布機已能提高涂布量,相信在經過不久的努力后,機上涂布加工紙也能達到類似銅版紙之效果。
編輯本段涂布紙的印刷適性
涂布紙是目前柔性版印刷中常用的承印材料之一,為使其滿足柔性版印刷工藝的適印性要求,主要應從油墨吸收性、表面強度和涂布層的敏彈性三個方面著手控制。
涂布紙的油墨吸收性
涂布紙的油墨吸收性即涂布紙對油墨的吸收能力,或油墨對涂料層的滲透能力,是紙張和油墨的固有特性在印刷條件下的綜合反應,也是印刷適性中最重要的性質。許多印刷故障就是因為涂布紙的油墨吸收性能與所采用的印刷條件不相適應造成的。紙張對油墨的吸收能力過強,會導致印跡無光澤,甚至產生粉化現象;紙張對油墨的吸收能力太弱,則會減慢油墨的干燥速度,導致背面蹭臟。 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水性油墨,其水性樹脂的粒徑較小。涂布紙是一種多孔材料,由纖維和顏料粒子形成的孔隙是涂布紙吸收油墨的基礎,它們對油墨的吸收能力是考核涂布紙油墨吸收性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些孔隙決定著油墨印刷到涂布紙表面后的滲透量和滲透速率。 印刷時,一部分油墨在印刷壓力的作用下直接被壓入涂布紙的孔隙內,另一部分油墨轉移到紙面后,那些比油墨顏料顆粒直徑小的纖維間隙在纖維毛細管的作用下吸收連結料,而油墨顏料顆粒則留在涂布紙表面迅速干燥,所以涂布紙的表面微孔性好,才有利于涂布紙對油墨的吸收。 涂層的構成對涂布紙的表面微孔性有很大影響。涂層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和碳酸鈣混合顏料。TCT實驗室Hagemeyer對瓷土和碳酸鈣混合顏料的相對沉積體積(RSV)進行研究,發現在瓷土與碳酸鈣比例70∶30時相對沉降體積最大,被視為最佳的相對沉降體積,形成疏松的涂層。 涂布量也會影響涂布紙表面的微孔性。涂布量較高時,因為濾餅層的阻力變大,液體向原紙流動很慢,有更多時間使粒子進行調整和有效的堆砌,形成緊密的涂層結構,涂布紙孔隙減少,不利于對油墨的吸收。 膠黏劑也是影響涂布紙表面微孔性的一個因素。天然膠黏劑能夠比合成膠黏劑產生更開放的涂層表面和更大的涂層孔隙體積,使涂布紙的透氣度較大,吸墨性強。合成膠黏劑如PVA和乳膠的成膜性好,與紙張中的顏料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強,形成的涂層孔隙體積小,表面封閉,涂布紙的透氣程度小,吸墨性弱。
涂布紙的表面強度
一般來說,油墨向紙張滲透的深度與油墨黏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印刷用的油墨黏度越高,對紙張的黏附力就越大,印刷時容易產生掉粉、掉毛現象。另外,印刷速度越高,印刷的壓力比較大,剝離時對紙張表面的拉力也就越大,也容易產生掉粉、掉毛現象。 多年實踐發現,當油墨黏度為25~30s(3號察恩杯),油墨pH值為8.5~9.5,印刷速度為80~120m/min時,涂布紙的表面強度控制在2m/s以上,一般不會出現掉粉、掉毛現象。 另外,印刷環境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0±2)℃,相對濕度在60%±5%。同時生產和印刷車間還應注意清潔衛生,保持地面光潔無浮塵,若灰塵吸附在涂布紙表面上,印刷時也會產生掉粉現象。
涂布紙涂布層的敏彈性
涂布膜層可視為是顏料與膠黏劑組合而成的一種多孔性薄片。其本身的結構強度相當低,只有靠涂層和原紙之間的附著力才得以保持。當感光樹脂版硬度為HS45時,涂布層的敏彈性應保持在3%~7%之間,以保證印版與涂布面完全貼合,獲得足夠的油墨轉移量。 通常涂布量應控制在20g/m2,涂布層厚度應控制在13μm左右,此時涂布紙的敏彈性最適合柔性版印刷的需要。另外,以下幾個因素也會影響涂布層的敏彈性:①涂布層厚度愈厚,則壓縮率愈小,彈性恢復率幾乎不變,涂布層的敏彈性降低。②紙張水分大,則紙質柔軟,壓縮率隨之增加,彈性恢復率減小,涂布層的敏彈性降低。③若在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空心球顏料,可增加涂布層的敏彈性。
編輯本段結論
涂布紙張的品質良好與否,除了原紙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外,涂料的成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當涂料中添加不同類型的有機顏料來取代最常使用的白色顏料-白土時,所制造的涂布紙張在白度、白紙光澤度、印刷光澤度、不透明度、平滑度,等方面都是與有機顏料的添加量成正比,這表示有機顏料可以提高涂布后紙張的性質。 當涂料中添加不同類型的有機顏料來取代高價格高白度及高折射系數之二氧化鈦時,所制造的涂布紙張在白紙光澤度、印刷光澤度和平滑度方面,是與有機顏料的添加量成正比,但是在白度、不透明度方面,是與有機顏料的添加量成反比,這表示在某些特殊用途方面,雖然有機顏料不能完全取代二氧化鈦,但仍可以使得涂布紙張的性質維持一定的水準而不會相差太多。 當涂料中添加不同類型的有機顏料來取代價格便宜、常使用的白色顏料-碳酸鈣時,所制造的涂布紙張在白度、白紙光澤度、印刷光澤度、不透明度、平滑度,等方面都是與有機顏料的添加量成正比,這表示若要進一步提升涂布紙張的性質,有機顏料的使用是必然的趨勢。 在涂布量與涂布紙張品質的關系上,當涂料中有添加有機顏料時,涂布紙張的性質都優于沒有添加有機顏料的,而且當涂布出來的紙張性質接近時,有添加有機顏料的涂布紙張可以降低涂布量。當有機顏料是密實型的,涂布量可以降低約30%,而接著型的有機顏料,涂布量可以降低約40%,若有機顏料是中空型的,涂布量甚至可以降低約45%,這表示在紙張輕量化的趨勢中,有機顏料能帶來相當大的幫助。 印刷品的好壞,和被印材有很大的關系,而被印材的好壞,和原紙、涂料及表面處理上都息息相關,因此,選擇一個好的紙張作為被印材,才是一個節省成本、提高印刷品質的不二法門。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擴展閱讀:
1
http://www.u5nitd0b.cn
最佳回答:
不同的底材當然應當要選用不同種類的UV油墨,有時還要根據印刷方式選用適合的油墨.UV油墨中影響與底材附著力的主要成分是UV樹脂,一般用于塑料印刷的UV油墨應選用含一定量的氯化聚酯的丙烯酸樹脂.你是使用UV油墨還是生產UV油墨?有情況可以交流哦!QQ:948206331
其他答案1:
主要是要保證:1、產品上沒有油污2、產品的表面有足夠的粗糙度
其他答案2:
ABS/PC 材料有些有抗UV的
最佳回答:
紙張的油墨吸收性不好,導致油墨的干燥速度太慢,建議你試試百旺高檔雙膠紙,這樣的問題你完全不用擔心,完全是替你省心。